close

川端康成文學之旅 博客來排行榜書籍

 川端康成文學之旅

川端康成文學之旅 評價

網友滿意度:


上禮拜跟朋友去逛書展,買了不少書回家看~~~
平常有時間我會多看書,增加學校之外的知識
任何領域我都有涉略,看書真的很有趣!!
而我通常都是上博客來網站購書
上網買書真的比在書局來的方便!
搜尋引擎一查就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書籍
連簡介、書評都一目了然!
甚至排行榜書籍都能夠清楚的知道呢!
另外今天想要推薦大家我最近看的書!
→ 川端康成文學之旅 !
我覺得這本書很值得一看呢!
它帶給我了我不少收獲
我也都會分享給讀書會的朋友!
真心推薦給喜歡閱讀的你們

(●’ω`●)博客來e-coupon傳送門


川端康成文學之旅


本週熱銷商品:

詭秘異空旅人

海角七號和他們的故事:一段從困境走向夢想的旅程


商品訊息功能:

商品訊息描述:

文學旅行作家陳銘磻,
帶領你尋訪連日本人都看不到的文學感動!

  「搭乘『踊□子』夢幻列車,這和夏日伊豆海邊的浪花無關,這不是難以實現的夢想。熱海是通往伊豆半島,搭乘夢幻列車的起點,一段夢想旅程的開始,那一節一節充滿抒情與使人讚不絕口的列車,旅人因激烈渴望而感到興奮。……」

  「川端康成在《雪國》描述:『穿過縣界長長的隧道,便是雪國。夜空下一片白茫茫。火車在信號所前停了下來。』『雪國』指的就是越後湯澤;『信號所』是土樽信號所,現在成了土樽火車站,平時客人不多,異常冷清,往前約十公里,便是越後湯澤站。『穿過縣境長長的隧道,便是雪國。』這句『名言』,已然成為越後湯澤的符號,石碑、名產、店家,都以這一句文學語言作為象徵。……」

  永遠孤獨的文學旅行者──川端康成,
  以孤獨作為底色,以美麗與哀愁組成他的文學巨塔。

  「生並非死的對立面,死潛伏於生之中。」
  「自殺而無遺書,是最好不過的了。無言的死,就是無限的活。」

  1968年,川端康成以其三部名作《雪國》、《古都》、《千羽鶴》,
  成為日本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第一人。當時諾貝爾獎評語是這樣寫的:
  「他高超的敘事性作品,以非凡的敏銳表現了日本人的精神特質。」
  善於用象徵手法展示人物內心世界的川端康成,於1972年自殺身亡,迄今,
  已經足足40年之久,但是,他的作品卻讓所有讀者永世讚嘆!

  《伊豆的舞孃》書寫內心深處渴望女性關愛的情愫,
  是一部反映日本文學精髓,代表東方神韻的巔峰傑作;

  《雪國》描述矛盾、紛擾,進而追求高深幽玄的禪理,
  被譽為日本「近代文學史上抒情文學的頂峰」;

  《古都》以京都祭典之旅,貫穿親情、愛情、友情,細膩而含蓄;
  《千羽鶴》藉茶道反映日本人的複雜心緒,以茶具寫活了人的感情……

  文學旅行作家陳銘磻再現日本文學地景,透過細膩的筆觸,穿梭古今,
  帶你一覽大和民族「滅絕之美」的獨特思維與人性特質,
  領略川端康成文學世界中的美麗與哀愁。

  這是日本文學&深度之旅的愛好者,
  肯定會深深愛上的一本著作!

本書特色

  .作者以文學旅行方式,親自前往京都、大阪、伊豆、鎌倉、長谷、東京……  等地,從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小說《雪國》、《千羽鶴》、《古都》……等作品,探討川端筆下的細膩人性與日本文學之美。

  .以文字傳達川端康成文學作品中,心靈的吶喊、盼望、憧憬、愛與憎、生與死、悲歡和離合的眾生百態。

  .細膩呈現川端康成鮮為人知的成長背景與晚年生活。

  .以圖片傳達川端康成文學作品中,日本文化美學與人性特質。

本書重點

  .理解川端康成的身世,才有可能真正理解其作品的精髓。
  川端康成兩、三歲時父母病故,祖父將他帶回大阪府扶養,他唯一的姐姐則寄養在另一親戚處。由於身體孱弱,川端康成的幼年生活是封閉式的,幾乎沒有與外界的接觸,而這種過分的保護並沒有改善他的健康,反而造就了他憂鬱、扭曲的性格。上學後這種生活有所變化,但不幸又接踵而來,川端康成的祖母、姐姐,祖父相繼過世,這種對於死亡的體驗給他留下的恐懼,影響是一生。

  自幼生活孤寂的川端,雖則一邊拒斥與現實社會接觸,卻又一邊獨自在文字世界裡,編織屬於自己想像空間的能量……。以川端的心態來揣測,一方面極力隱藏自己真實的內心世界,不願為人所知;另一方面又強烈渴望關愛與理解,希望有人能透過自己的作品瞭解自己的內心世界。這樣的矛盾,正是川端一生痛苦的根源所在……

  .認識川端康成文學創作中的人性特質,同時了解日本民族文化精髓。
  川端在人世間七十三年的孤寂生涯,未曾中斷寫作。他的創作經歷一段曲折的發展過程;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、戰時和戰後的創作,大致可歸納為三大類:一類是描寫孤兒生活,抒發個人孤獨情懷,敘述失戀過程,訴說悲苦生命感受的作品,具有描繪細膩、感情真摯、激動人心的特色。如:〈精通葬禮的人〉、〈十六歲的日記〉等為代表。另一類則是描述身居社會底層的人物,尤其是階級較低的婦女的悲慘遭遇,這類作品真實呈現生活在底層的人群,生活與情感的矛盾糾結和苦難。如:《伊豆的踊子》、《花的圓舞曲》和《雪國》等為代表。另一類,他依照《伊豆的踊子》和《雪國》的模式,反映社會既存的問題,以及追尋日本美的清雅思緒和表現官能刺激的作品。如《古都》、《千羽鶴》和《山之音》等為代表。

  .穿越時空,重現日本地景,走一趟經典文學之旅。
  川端康成一生坎坷,卻運用他敏銳的心靈,洞察人生的生死場,然後寫下一行行美麗與哀愁的雋永文學作品。伊豆半島、越後湯澤、鐮倉、京都嵐山祐齋亭、平安神宮、清水寺……在陳銘磻老師的帶領下,一起走入川端康成作品中的文學場景。

川端康成大事記

  ◆1899年6月24日,出生於大阪,幼年父母雙亡,之後祖父母和姐姐又陸續病故。孤獨憂鬱伴其一生,並反映在他的創作中。

  ◆1926年(27歲),除了發表了《伊豆舞娘》,川端康成一生唯一一部劇本《瘋狂的一頁》也被拍成電影。

  ◆1934年(35歲),開始寫《雪國》連載,3年後出了單行本,並獲第三屆文藝懇話會獎。

  ◆1936年(37歲),因對戰爭的反抗,而宣佈停筆不寫文藝時評類文章,並在接下來幾年中廣泛參加相關活動。

  ◆1940年(41歲),參與成立日本文學會。

  ◆1944年(45歲),以《故園》等文章獲戰前日本最後一屆菊池寬獎。

  ◆1947年(48歲),歷經13年《雪國》定稿。

  ◆1949年(50歲),另一部重要的小說《千隻鶴》開始連載,1952年,這部小說被改編成歌舞伎。

  ◆1961年(62歲),前往京都寫作《古都》,同年獲得文學勳章。

  ◆1968年(69歲),獲諾貝爾文學獎(日本第一人,亞洲第二人)。

  ◆1970年(71歲),三島由紀夫切腹自殺,不少作家趕到現場,只有川端康成獲准進入。川端很受刺激,並表示:「被砍下腦袋的應該是我」。

  ◆1972年(73歲),川端康成選擇含煤氣管自殺,未留下隻字遺書,留給了後人無數的疑問與追思。

作者簡介

陳銘磻

  1951年3月生,新竹市人,世界新聞專校廣電科畢,曾任國小教師、中廣電台廣播節目主持人、台視節目主持人、電影「香火」編劇。雜誌總編輯兼社長、出版社發行人。耕莘寫作會主任導師、救國團復興文藝營駐隊導師。國家文藝獎文學類提名委員。教育部鄉土教材撰稿員。新竹縣尖石鄉花徑文學步道、那羅文學屋企劃推動者。獲新店區公所設立「新店和美山陳銘磻文學步道園區」。曾以〈最後一把番刀〉一文獲中國時報第一屆報導文學優等獎。《情話》《軍中笑話》《尖石櫻花落》曾入選金石堂暢銷書排行榜。《香火》《報告班長》《部落‧斯卡也答》為電影原著。

  從小受留學日本大阪的父親影響,對日本歷史、文化倍感興致,及長,喜愛閱讀和研究日本文學,並經常出入日本旅行,寫過不少關於日本的旅行文學作品;近年,更將報導文學的理念深化旅行之中,改弦易轍寫作日本古典與近代的「文學旅行」著作,深得好評。

  著作有:《賣血人》《最後一把番刀》《父親》《陳銘磻報導文學集》《伊豆夏日某天》《沖繩星砂戀》《和風行旅》《雪琉璃》《夢浮伊豆》《雪落無聲》《幸福正在旅行》《開往北海道的幸福列車》《日本必遊絕美100景》《我在日本尋訪源氏物語的足跡》《我在日本尋訪平家物語的足跡》《在旅行中遇見感動》《川端康成文學�旅》等八十餘部。

  現任:文學寫作班老師、專業作家,同時也是大愛電視台〈發現〉節目主持人,藉由主持節目的過程,見聞台灣庶民文化的豐富面,並從探訪中深入各縣市角落,發現台灣山水之美、人文多元化的特色,將優質的文化特性傳達給觀眾。

商品訊息簡述:

  • 出版社:凱信企管    新功能介紹
  • 出版日期:2011/06/28
  • 語言:繁體中文

川端康成文學之旅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eneepeardx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